查看原文
其他

洋河股份三​

谷雨轩言 谷雨轩言
2024-09-21
蓝色风暴

 

这一篇,聊一聊洋河从上市到2012年的发展情况。

要理解洋河,就必须了解洋河蓝色经典,这个在2003年下半年推出的新品牌,一经面世,就刮起了洋河蓝色风暴,将洋河从一家陷入经营困境的地方白酒企业一路带飞到全国白酒龙头企业之一,稳居白酒行业前三甲已十年之久。

1996年后,市场经济开始活跃,白酒龙头纷纷扩充产能,洋河酒厂在这一阶段的产品策略和销售渠道都出现问题,经营陷入困境。

洋河在产品上种类繁多,最多时有300多个子品牌在市场销售,在产品上当时川酒风行全国,浓香白酒企业纷纷效仿川酒的生产工艺和特色进行生产,结果反而丢掉了自身特色;销售上洋河偏安苏北一隅,在消费力强盛的苏南地区影响力微弱。

洋河酒厂销售收入从1996年到2003年一路下滑,深陷泥潭。

为扭转洋河酒厂经营困境,2002年洋河进行改制,引入外部投资者和管理层持股,管理层持股8.4%,通过此次改制,将洋河高管与企业利益牢牢绑定。当时杨廷栋董事长和张雨柏总经理各自拿出1600万和1100万买入企业股票,不仅压上了全部身家,还负债累累。

洋河管理层在经过调研后认为,随着人民消费水平提高,对于好酒的衡量标准也会发生变化。

在生活水平普遍较低时,喝白酒尤其好酒的机会不多,人们往往喜欢味道浓烈一点的酒,且一定要喝饱喝足喝尽兴,也因此产生了现在为人反感的“不醉不休”的酒桌文化,但是在生活水平较低、物质匮乏时期,喝酒喝到醉是主人大方、热情的体现。我还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爷爷辈喝酒极少喝瓶装白酒,而是去小卖店去打酒喝,就在店里就着花生喝一小杯而已,那时候更没有过年送人成箱白酒的事情,最多是提着两瓶白酒就算是好礼品了。

时移世易,当白酒不再是稀缺品,酒就从奢侈品成为日常情感交流的媒介,消费者在饮酒时伴随着商务洽谈、休闲娱乐。这时消费者对白酒的饮用体验必然提出新的要求。

自2002年开始,洋河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风味喜好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采用盲测法研究目标消费者对白酒口味的偏好;通过大量消费者饮后舒适度试验来研究不同风格的白酒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最终通过对4325人次的目标消费者口味测试结果和2315人次的目标消费者饮后舒适度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了“绵柔”的产品风格。

洋河蓝色经典突破香型,首创以味定型,开创了“绵柔”型新风格,将洋河与其他浓香白酒区别开来,把长板拉长,造就出差异化,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在确立了“绵柔”的风格体系之后,洋河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尽力打造自己独特的绵柔风格,并提炼出了一套关于绵柔型白酒的特征、优点、工艺要求、微量成分等方面的系统参数,实现了专家口味与消费者口味的更好结合,绵柔品质深层次地满足了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绵柔风格的确立,实际上也是对洋河大曲“甜、绵、软、净、香”传统特点的发扬与传承。

在确立了产品风格后,洋河在2003年8月推出了风靡至今的“蓝色经典”系列,蓝色经典分为三个产品: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后来梦之蓝又裂变为梦之蓝M3,M6,M9和梦之蓝手工班。

海天梦最初分别卡位100 、200-300和400以上价位,这个产品矩阵设计的非常合理。梯队布局,衔接有序,非常符合消费升级的顺序,当入门的时候喝海之蓝,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自然而然天之蓝成为主要选项之一,再向更高端需求则梦之蓝顺利承接。

海天梦这个系列有多成功呢?

你可以做个调研,让身边人说出至少十款白酒名称,很多人都能说出海天梦,最关键的是,在其说出的十几款白酒中,其余多数都是白酒厂商,比如泸州老窖,汾酒、茅台,而不是准确的泸州老窖窖龄30,汾酒青花30,飞天茅台、茅台迎宾酒等。

蓝色经典系列在产品包装上,也是对洋河大曲的传承与创新,洋河没有采用当时普遍流行的透明玻璃瓶,而是采用蓝色玻璃瓶,造型脱胎于洋河大曲经典的蓝色仕女瓶。外形经典大方、颜色新颖别致,非常吸引眼球。

洋河的品牌力不够强,不仅无法与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比肩,比汾酒、西凤犹有不足。品牌拉力不够,在经销商管理上就不能学茅台、五粮液采用比较省力的大商制,洋河采用了深度分销的模式。

大商制和深度分销主要区别就是,在产品交付给经销商后,厂家对之后销售环节的参与程度。

大商制下,厂家在交货后基本不干预经销商的销售,只配合一些广告宣传活动,至于怎么卖,卖给谁,在不违反厂家一些特殊规定前提下,厂家并不干预。  

深度分销则要劳心费力的多,厂家要投入资金和人员直接参与渠道的营销活动,高度把控各个层级经销商的销售进程。

大商制的特点就是省钱省心,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厂家不需要在销售环节花费太多精力。大商制的缺点在于,对于渠道和终端的把控力度不足,更适合强力品牌坐天下,不适合新兴品牌打天下。

洋河推出蓝色经典,是一项品牌向上工程,这个新兴品牌想要快速崛起占领消费市场,显然采用厂家参与更深的深度分销更为合理。

 

 

勇立潮头唱大风

 

消费品公司,核心就是产品和营销,洋河在产品和营销上都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下表为五大白酒企业2006-2012年度营收,单位亿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洋河

10.71

17.62

26.82

40

76.2

127.4

172.7

茅台

49.03

72.37

82.42

96.70

116.3

184

264.6

五粮液

73.97

73.29

79.33

111.3

155.4

203.5

272.0

泸州老窖

19.26

29.27

37.98

43.7

53.7

84.28

115.6

山西汾酒

15.27

18.47

15.85

21.43

30.17

44.88

64.79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洋河用七年十几年,将营收扩大为17倍,而同期茅台5.39倍,五粮液3.67倍,泸州老窖6倍,山西汾酒4.24倍。

洋河业绩狂飙突进,当年人看到这份表格,恐怕会想,如果洋河维持这个发展势头,2015年洋河登顶也并非不可能吧。

 

2009年是洋河上市的首年,我们也得以细窥洋河的经营。

200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亿,同比增长49.21%,实现利润总额16.7亿,同比增长68.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亿,同比增长68.71%。增速连续5年名列行业前茅。

公司在发展速度上具有压倒性的绝对优势,创造了持续高增长的“洋河速度”。

2009 年,公司坚持品牌高档化战略,实现了产品档次的高进位,高提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9年,蓝色经典在高基数基础上,仍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增幅达 65.82%,梦之蓝全年实现销售同比增长 145.09%,天之蓝全年实现销售同比增长 113.07%,已经成为公司销售新的增长极。

在2008年之前,洋河蓝色经典中以海之蓝占据绝对主力,天之蓝和梦之蓝占比很小,到2008年才超过30%。

洋河2008 、2009年天之蓝和梦之蓝的超高速增长,证明了产品梯次布局的远见,是高端化战略的胜利,洋河开始真正崛起为次高端龙头。

下图为洋河2009年度销售结构:

 

 

洋河认为,过去十年以来白酒行业中大量中小企业被淘汰,生存下来的企业在资本、品牌上具备优势,行业集中度还将继续提升。

展望未来,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白酒高端化趋势明显。洋河明确指出,未来的增长点将来自于品牌高端化带来的提价和全国化带来的提量,洋河对2010年的经营表现出乐观,收入目标增速为30%。

洋河提出:“2010年,我们将从占领市场、扩大份额、整合资源、提升利润的指导思想出发,积极开展产业并购重组;并着眼于做大企业、分散风险、多元并进,稳妥探索向其他领域的扩张和向资本市场进军。

这一段表述暗指即将收购双沟。

洋河还表示,2010年将苦战一年,实现原酒倍增、储存倍增和池口倍增,再造一个新洋河。

2010年开工的两个技改项目一个是招股说明书的9000吨项目,这个项目是改造并不新增产能,另一个是技改二期项目新增两万吨名优基酒。洋河上市前产能约5.7万吨,仅依靠技改二期不可能完成原酒倍增,更何况技改二期项目要两年建设期,其他小项目新增产能也不足以与技改二期相提并论。那么,这个原酒倍增、储存倍增和池口倍增,指向性就很明显了,双沟。

 

洋河在2010年3月30日的上市后第一次正式股东大会,就通过了准备竞购双沟的提案,说明这次收购是早有预谋的,是上市筹资的主要目的之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洋河的消费税绝大多数是纳入营业成本中的:公司成品酒的包装生产全部委托全资子公司江苏洋河包装有限公司进行,公司应交的消费税及附加由受托方代扣代缴,公司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及附加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发生额中的消费税为公司销售部分散酒缴纳的消费税。

公司委托加工成品酒由受托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及附加本期和上期分别为483,420,987.78 元和355,548,104.53 元。

4.83约等于40*0.5*0.2+(2.6+5.9)*0.2124*0.5   3.55约等于26.8*0.5*0.2+(2.1+5.2)*0.2*0.5。这里的0.5是指按照销售价格的50%-70%征收,洋河当时应该是按照50%。

消费税计入成本还是税金里,不影响公司利润,但影响毛利率,这点在做白酒企业横向对比时要注意。

 

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19亿元,同比增长90.38%;实现利润总额30.76亿元,同比增长83.8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5亿元,同比增长75.86%。跃居中国白酒行业第三位,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这个突破有多大呢,在蓝色经典出现之前,洋河在酒类排名应该是15

在茅台、五粮液双龙提价的背景下,白酒价格空间被打开,市场容量扩大,给后面的小兄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洋河的高端化与全国化乘着白酒黄金年代的东风继续高歌猛进。

2010年4月,洋河股份与宿迁市国丰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受让其持有的双沟酒业40.60%股权,合计5.36亿元。成为双沟集团最大股东。

2011年3月,洋河又斥资11.76亿元收购双沟酒业59.4%股权,至此,公司已受让了双沟酒业的全部股权,双沟酒业就此成为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

截止2010年12月31日,双沟酒业经审计资产总额72054.18万元,负 债30,827.46万元,净资产41226.72万元。2009年度公司营业收入146,584.91万 元,利润总额23,412.22万元,净利润16,965.97万元;

 

两次收购总计17亿,仅以10倍PE价格就将名酒“双沟”品牌及至少五万吨产能纳入囊中,洋河这次收购,价格是大大的公道。

2009年度双沟营业收入146,584.91万元,利润总额23,412.22万元,净利润16,965.97万元;洋河营收40亿,利润12.53亿,洋河的经营效益远超双沟。

 

从洋河披露的2010年和2009年梦之蓝和天之蓝的增速来看,洋河2010年增速应该超过2009。【2009年梦之蓝全年实现销售同比增长 145.09%,天之蓝全年实现销售同比增长 113.07%;2010年天之蓝的增长速度达到了137%,梦之蓝的增长速度达到了 214%】

2009年洋河营收增速为49.25%,2010年也达成50%增速应是合理的保守的,那么2010年洋河销售额应该是60亿,双沟16.2亿。

我们通过利润核验来检测这个估计是否合理,洋河2009的净利率是31.3%,2010年高端产品增速更快,我们假设净利润率被拉高2个百分点(2009年洋河净利润率较2008提高了3.5个百分点,2010年提升2个百分点应该是合理估计)。 

那么2010洋河的净利润60*0.333=19.98亿,双沟2009年净利润率为11.57%,双沟2010年净利润为1.87.双沟洋河合计21.85。

当年实际利润多少呢,22.04.


洋河收购双沟,分三次,2010年4月,洋河股份以约5.36亿元的价格从宿迁国丰拿下双沟酒业40.6%股份,2011年3月18日与宿迁产业发展集团签订协议,收购其持有的双沟酒业26.91%的股权,总价为5.32亿元;同时与双沟酒业其他自然股东签署协议,受让双沟酒业剩余股东的32.48%股权,总价为6.43亿元。总共支付17.11亿元,仅10倍PE。

我们要注意,洋河收购双沟股权中,有32.5%是从自然人股东中收购而来,很显然,双沟曾经也同洋河一样,在江苏省和宿迁市的支持下做过企业改制,授予了管理层相当的股权。

结果是洋河的经营成果远超双沟,这也算宿迁市兄弟企业的一场内部赛马,输者并入胜利一方。

洋河以超低价收购双沟,是宿迁市对洋河股份、洋河股东的一次重大让利,再次展现了宿迁市官员的博大胸怀。宿迁市政府从洋河改制起,始终目光长远,将做大蛋糕作为第一目的,在分蛋糕上则颇为大气。

 

 

2011年,洋河实现营业总收入127.41亿元,同比增长67.22%;实现利润总额55.31亿元,同比增长79.7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21亿元,同比增长82.39%,成为白酒行业第三个销售超百亿的企业。

自2005年以来,公司连续七年保持 50%以上的增长,高于行业平均增幅近30个百分点,进一步巩固行业第三的领先优势。

 

2011年是公司市场全国化的丰收年,在全国三十四个省级市场中,有22个省级市场全年销售超亿元,亿元县级市场从2010年的4个增加到33个。河南省成为首个销售突破10亿元的省外市场。

中高端品牌呈现爆发式增长,梦之蓝全年实现销售同比增长187.87%,天之蓝同比增长107.08%;珍宝坊全年实现销售同比增长 62.65%,苏酒同比增长84.23%。

2011年度,公司中高档白酒收入112.7亿,增76%,毛利率65.22%,较上年小幅提升,而低端白酒收入13亿,仅增长11.84%,毛利率2.75%下降12个点。

低端白酒纯粹是赔本连吆喝都赚不出来了,公司解释是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但低端白酒没有相应提价。也罢,本来白酒赚钱也不靠着低端,只要能把这些低端酒卖出去就行,不过这种毛利率,恐怕不如直接烧掉亏损倒还少些。

2011年年度报告中,公司首次流露出对未来竞争烈度的强烈警惕

 

未来白酒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升级,市场环境将更加复杂,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

第一个关键词:集中。白酒产业正在走向集中,加速走向集中。名酒企业的发展速度要高于非名酒企业,一线名酒企业的发展速度要高于二线名酒企业。

 第二个关键词:趋同。竞争手段趋同。⑴品质趋同。公司突破香型界限,以味定型,开创“绵柔”型白酒以来,白酒企业一片绵柔,几乎所有白酒都在做绵柔。⑵营销趋同。很多白酒企业都在做团购。

第三个关键词:通吃。⑴全盘通吃。区域白酒希望全国化,已经全国化的白酒触角向薄弱区域渗透。⑵上下通吃。主打中低端的企业价格逐渐上扬,高端白酒向中低端延伸。

白酒企业竞争从过去的错位竞争,全面进入同质化竞争时代,竞争将更加直接,也更加惨烈。

 

经济寒冬在未来几年,可能是个常态。因为这次经济问题具有长期性,具有渗透性和破坏性,公司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困难估计的充分一点,把准备做得更加充分一点。

洋河在2011年的年报中,表露了强烈的忧患心,对于未来的行业低谷作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我们看一下同行四家龙头企业在2011年的节点是如何表述的【2012年报则无法作为参考,因彼时白酒塑化剂案已发,中央八项规定已出】。

 

贵州茅台

我们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1)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可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

3)白酒行业竞争将更加白热化当前,我国白酒行业在产能规模、产品数量、品牌种类、 生产厂家等方面,出现严重过剩、过多、过杂、过乱的现象,各类资本竞相进入白酒行业,行业泡沫风险加大,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从小企业到大企业,从地方政府主导的白酒产业园到区域化品牌全国性扩张,全国白酒进入了新一轮产能扩张期,加剧行业产能泡沫风险和竞争激烈程度未来白酒市场在价格、品牌、渠道、消费群体、资本结构等方面将会有较大的变动,中国白酒行业可能会出现重新洗牌的格局。

4)影响白酒行业发展的政策性因素在增加

5)各路资本"热炒"酱香酒,知名白酒企业纷纷加入到酱香白酒的生产销售,竞争越来越激烈。

 

 

五粮液:

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竞争,一是行业内的竞争异常激烈,部分体制机制灵活的企业营销手段不断创新,快速崛起;二是行业生产过于分散,厂家众多,地方保护严重;三是 粮食等原辅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燃料、能源、物流、人工成本增加,对生产成本构成较大压力;四是消费者消费习惯多元化,其他酒种对白酒形成挤压;五是国际资本与行业外资本进入,加剧市场竞争。

 

山西汾酒:

中国白酒行业景气度依然高涨,产销量、收入规模均创新高。我们认为:今后白酒产业集群化趋势不可避免,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白酒行业逐步进板块竞争时代;随着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加而导致消费升级及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崛起,中高端白酒消费将由政商务消费驱动向大众消费驱动转变,白酒次高端产品将维持较高增长,次高端市场竞争也将日趋激烈

 

泸州老窖:

白酒行业因生产的高度离散型,低门槛导致业内企业数量庞大。同时,国外及业外的资本对白酒行业高度繁荣的觊觎、国家政策的未知变化、白酒消费文化的升级等都对2012年白酒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但伴随着行业分化的进一步加剧,品牌差距的持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白酒行业将逐步出“战国时代”

 

可以看到,茅台认为行业竞争将白热化,行业泡沫加大,并预见到影响白酒的政策性因素在增加外,茅台在这轮白酒黄金期的末端,还是比较清醒警惕的。五粮液则除了惊讶于某些企业的快速崛起(就是洋河),其他则是无关痛痒,一派稳坐钓鱼台的景象,而汾酒和泸州老窖显然就很乐观了,老窖甚至认为未来白酒行业将逐渐走出战国时代,更加美好的太平盛世就要到来了。

 

实际上2013年,白酒行业遭遇寒冬,行业调整期内各家企业表现各异。是否具备忧患心,应该是各家企业未来经营表现的重要因变量。

 

 

2011年公司存货增加了102%至37.9亿,其中半成品21.4亿元接近翻倍,考虑到近几年洋河产能跟不上销售的快速增长,2011年洋河中高端销量应该在7万吨左右,而此时洋河高端白酒产能不过2.6万吨,双沟应该还低于洋河,总产量不会也不过五万吨,而洋河技改项目刚刚投产,其生产的9000吨基酒至少三年后才能上市。

这部分存货的快速增长,应该是将低成本的储存基酒加速消耗,而新生产的基酒产量增加,成本也较之老基酒更高,另一个原因则是低端白酒滞销,也产生了一部分库存。

不过也不必为公司消耗储存的老基酒而心疼,这部分基酒本来就是公司在行业低谷期未雨绸缪准备下的。

根据张总透露,一直以来,洋河没有停止基酒的生产,即使在行业的低谷期也没有压缩原酒产量。这也反映了白酒行业一个独特优势,存货不会过期,不会贬值,甚至会增值。

2011年洋河股份的资产负债表中出现了长期股权投资5.18亿,主要是增加了对几个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洋河的投资之路开始起步,从最初微不足道到当下对净利润产生显著影响。

预收款项35亿,增长250%,可见来年洋河的业绩仍将维持高增长。

 

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3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35.55%;实现利润总额82.1亿,比上一年度增长48.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5亿,比上一年度增长53.05%。

从经营业绩看,也许投资者会以为又是白酒的一个大年,实际上,这一年白酒行业风云突变。如果让所有白酒企业投票,让2000年后的某一年消失,相信2012年会获得高票。

先是3月份国务院限制三公消费,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消息一出,股市白酒板块几乎全线飘绿,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等纷纷大幅跳水。

然后是11月份,塑化剂”持续发酵白酒行业“集体地震”,各种猜测和传闻随之甚嚣尘上,“塑化剂”无疑是2012年最大的“梦魇”。

11月19日两市白酒股总市值共蒸发327.79亿元,其中贵州茅台蒸发107亿元,五粮液蒸发68亿元,洋河股份蒸发61亿元。截至11月22日,五粮液市值蒸发近131亿元,洋河股份蒸发近126亿元,贵州茅台蒸发近74亿元。

“塑化剂”事件如同“海啸”席卷整个白酒行业,白酒股大幅下跌,板块市值蒸发超过500亿元。

12月份,“塑化剂”余波未平,“禁酒令”声又起。中央军委印发《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要求在接待工作中不安排豪华宴请、不喝酒、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组织官兵列队迎送等讲排场的活动。12月24日,白酒股当日全线大幅下挫,领跌各大行业板块。龙头股贵州茅台大跌5.55%居首,洋河股份跌4.97%,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等白酒股也跌逾3%。

往年白酒企业纷纷对主力产品提价,但在2012年年末,各大酒企全力保价。茅台、五粮液要求经销商不得擅自降价,否则将取消经销商资格,但出厂价与一批价格倒挂现象仍然存在,高端白酒价格只涨不跌神化破灭。

洋河在在白酒行业高端酒遭受冲击,增速远低于中低档酒的大环境下,仍然实现了高端酒增幅远高于中低端酒增幅的骄人业绩,高端化和全国化增长的势头仍存。

洋河在2012年年报中表示:“随着国家宏观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白酒行业发展进入调整期,高端白酒的消费群体将会趋向多元化,白酒行业出现了销量紧缩、消费降档的现象,行业近年来的持续高速增长态势可能将不复存在2013年白酒行业增速将会进一步放缓但是,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长期向好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持续升级,白酒行业发展危机与机遇并存,在新一轮的行业调整期中,具有历史、品牌、质量等多种优势的名优酒白酒企业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白酒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首先,白酒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从市场角度讲,是从扩容式增长走向了挤压式增长;从价格角度讲,是从错位走向了同位;从品质角度讲,是从差异走向同质;从营销角度讲,是从创新走向了趋同。其次,白酒集中化趋势进一步凸显。白酒产业的集中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未来的白酒行业竞争将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各个板块之间的拼杀。”

 

白酒产品消费理性回归。总体看,白酒市场消费将呈现三种趋势。近期是理性的回归,中期是适度的回升,扩大消费和消费升级将始终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抓手。因为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决定了国家不会改变对消费管理的大原则,不排除出台相关政策来进一步引导消费,推动消费市场适度回升的可能。长期是大众的凸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国家管控高端消费的政策对大众消费并未产生过多的影响,反之,大众消费占比逐渐凸显,也更明显反映出消费的理性回归。大众消费的发展,将给颇具压力的消费市场带来新希望和新机遇,未来十年将进入大众消费的主流时代。

总结起来就是,未来的市场将由销量的整体增长转变为内部结构的转移,白酒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白酒虽然面临塑化剂、三公消费等冲击,短期内会挤掉行业泡沫,中期是行业调整蓄力期,长期是大众消费取代公务消费成为主流,得大众消费市场者得天下。

2012年是21世纪白酒黄金十年期的终结之年,从2013年始,白酒行业将度过五年的调整期。在这五年调整期内,白酒行业的状元郎也将发生更迭,那是另一个传奇的开始,以后有机会聊。

2013年后的白酒行业走出了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进入了寡头强企对峙的战国时代,在春秋时代没有发展壮大成为行业前五的企业,在战国时代的机会更加渺茫,回望历史,不得不说洋河在最好的时代抓住了狠狠的抓住了机会,勇立潮头十载,昂首高唱大风歌,实现了企业的量级的跃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谷雨轩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